<
640373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公府表小姐 > 第23节
    外祖母:姜还是老的辣,让我收拾一下欺负我女儿的人……

    更在这里啦~~~~

    ☆、第二十七章

    后来,冉念烟听闻莺提起那天, 看似羸弱的薛老先生是如何在众人面前怒斥薛自芳的。

    “他说那薛氏一无父母之命, 二无媒妁之言, 撇下家乡的未婚夫婿,还想背着薛家人跟侯爷入京,身份不明就进了侯府,薛老头给太夫人赔了一千个不是,要把侄女接回去管教。”

    喜枝一边扇着药炉里的火,一边道:“那薛谨也不是好东西,他能来京城, 还不是借了他口中那个十恶不赦的侄女的光。”

    小文咯咯直笑,小苹嗑着瓜子道:“那岂不正好, 恶人自有恶人磨!”

    兴许是她的声音大了些,琼枝立刻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夺过她手里的瓜子袋子,皱眉道:“怕夫人听不见还是怎的?”

    那天冉靖登门请罪, 千方百计请求岳母来梨雪斋见妻女一面,哀求妻子和他回去, 说家中老太太和大嫂如何挂念她们。

    冉念烟本以为母亲会心软,谁知她只是道:“我和你恩义已断,又何苦用她们来让我回心转意?薛自芳的事一日不了结,我纵使回去也是心神不宁,害了腹中的孩子,你若还顾念这个孩子,就还我个清静吧。”

    只要没闹到和离那步,外祖母也愿意让她们留下。

    冉念烟问:“然后呢?”

    闻莺道:“然后,太夫人说冤家宜解不宜结,自然是让薛老头把人接走,就此两清。”

    冉念烟摇头道:“我问的不是外祖母,是薛氏。”

    闻莺笑道:“她还能怎么样,听说要被接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求姑爷开恩,在太夫人面前,姑爷还敢向着薛氏这个外人不成?”

    只是表面上不敢,心里恐怕早已求了千百次情了。

    冉念烟道:“薛谨有没有说别的,比如,薛氏曾和哪家有过婚约?”

    这是她疏忽了,薛严过世时薛自芳已有十六七,不可能没有婚约在身,若能找到那户人家,不愁没法摆布她。

    闻莺摇头。

    显然,这薛谨也不是个草包,知道薛自芳曾经的婚事是个大筹码,不肯轻易说出来,但只要留着这个人,薛自芳就难以安心,自然会收敛许多。

    冉念烟想着,就来到外祖母的房中,此时正是午睡的时间,下人们忙碌了一整个上午,也趁机偷闲,荣寿堂里静悄悄的。

    老人家睡眠轻,不过是闭目养神,听见她蹑手蹑脚地走进来,轻笑一声,叫周氏把她带到床前。

    冉念烟坐在床沿儿上,轻轻地帮外祖母捶腿。

    “你娘吃过药了?”外祖母问。

    冉念烟点头,道:“吃过了,在梨雪斋午睡呢。”

    外祖母笑着握住了冉念烟的小拳头,道:“今日身上不乏,不用敲了,找我有什么事?”

    冉念烟笑道:“没事就不能给外祖母请安了?”

    外祖母道:“我最知道你了,若是无事还不躲在房里看书,说吧,外祖母都答应你就是了。”

    冉念烟听她这么说,微微正色道:“盈盈求外祖母一件事,希望外祖母把薛老先生留在咱们府里。”

    外祖母眉头一皱,道:“这话是谁教你说的?”

    冉念烟摇头道:“是我听说他帮了娘亲,若把他们一家留在府里,以后还有用得到他们的地方。”

    外祖母释然一笑,揉着她的头发,道:“物尽其用,人尽其能,薛谨在咱们府里不过是百无一用的清客,若让他继续留在云居胡同看着薛自芳,远比另找一个眼线要可靠。这件事不用你操心,也不要和你娘说,一切有外祖母。”

    钱权二物,足以移人心志,薛谨既然能帮着外人斥责自己的侄女,显然不是个清高到视钱权为无物的人。

    祖母听闻了薛自芳曾有婚约后,病又重了几分。

    重重压力之下,父亲只能将薛自芳送走,她在京城别无亲眷,只有薛谨能收留她,整日面对着撕破脸皮的叔父一家,其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不过这些都和冉念烟无关了,她现在唯一在意的就是母亲的身体。

    父亲没有母亲也能活得很好,可母亲不一样,最明显的就是食欲不振,厨房换着法地变换粥菜,可母亲不过是懒懒散散地动动筷子,不知是怀孕之故,还是真的没有食欲。

    郝嬷嬷时常倚在门首看喜枝煎药,叹道:“难怪夫人吃不下,每日三顿汤药,两顿丸药,哪里还有胃口吃饭?听说宫里多有秘方,不然你和琼枝去求郡主,要来那方子试试?”

    喜枝白了郝嬷嬷一眼,道:“太夫人最怕消息传进万岁爷耳朵里,如今郡主入宫侍疾去了,要不嬷嬷亲自去求?”

    郝嬷嬷讨了个没趣,不言不语地转身走了,心里却记住了喜枝今日这记白眼。

    连着下了几场大雪,转眼已经是腊月。

    京城三面环山,空气凝滞,深冬时千家万户烧煤取暖,尘气难以消散。当今圣上素有哮病,每逢冬日就要移驾城外的南山御苑避尘气,内阁、六部、九卿随行,徐德和徐徕亦在其列。

    因为太后的病症,今年的南山之行较之往年已迟了月余,还是太医院院判周世济担忧圣躬,泣血相劝,才促成了此次行程。

    镇国公府在南山有处别院,每年徐德和徐徕伴驾出城,徐府家眷们都随之搬入别院中小住几日,太夫人特意关照过要带上冉念烟,她的母亲要留在府上休养,将她带走正好免去顾盼之忧。

    徐府人多,除了大宗的子弟,还有旁宗的四户人家,光是主家的马车就有十三四辆,加上有头有脸的丫鬟仆妇的,还有南府的,一路上浩浩荡荡,不见首尾。

    冉念烟和表姐柔则、表妹宝则共乘一辆,每人带了一个丫鬟随身侍奉,奶娘们都跟在后面的车里。

    冉念烟带了流苏过来,把琼枝和喜枝两个陪嫁都留给母亲。宝则带来的人她之前见过,名叫拂柳,是从太夫人房里拨出去的一等丫鬟,柔则身边的却是生面孔,十四五的年纪,圆脸长眼,看起来老实本分,名叫秋痕。

    马车宽敞,坐了六个女孩子也不显拥挤,中间还生了一炉银丝炭,温暖如初,小姐们渐渐把各自的手炉放下了。

    柔则拿出丝线,和秋痕一起打络子,宝则瞧着好玩,也想要一条,秋痕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瞧着自家小姐的脸色,把东西给了宝则,却见她摆弄出一团死结,又向秋痕要新的。

    冉念烟让流苏把带来的桂容斋糖果分给众人,宝则这才忘了丝线的事。

    徐柔则知道冉念烟是在帮自己解围,感激地看着她。她们家的情况和北府不同,不过是顶着空头衔吃死俸禄,没有实权,她的父亲只是个荫补的秘书郎,又有个快到成婚年龄的兄长,家用颇为拮据,否则也轮不到堂堂一个嫡出小姐在路上赶着做活。

    宝则吃了糖,又嫌道路颠簸,抱怨了几句,柔则笑着劝她:“妹妹也别光想着眼前的事,想想等下到了别院,每座院中都有温泉,还有用温泉水养出的瓜果。”

    这处别院是北徐出资主持修建的,宝则颇为自豪地道:“可不是嘛!表姐之前没去过我们家的别院吧,温泉水是从南山引来的,和皇帝皇后用的是一样的,最是滋养人,用温泉水浇灌出的瓜果都格外清甜,别看外面数九隆冬,咱们还有桃子、杏子吃呢!”

    冉念烟自然是去过的,不过是顺着她的意赞扬两句,徐宝则本想看冉念烟被自己比下去后失落的样子,谁知她无动于衷,也就停下滔滔不绝的吹捧,又托着腮喊无聊,要找东西玩,吓得徐柔则赶紧收好了自己的打好的两条红白梅花络子,这可是要给兄长缝在斗篷上的,不能叫宝则拿去。

    这下柔则也无事可做,见冉念烟掀开窗帘望向外面,也跟着往外看,只见流景飞逝,不觉已到了城外的官驿,车夫给马匹添草料,女眷们都下车,来到驿站中休息。

    周宁和高平已经先带人把驿站从里到外检查过一遍,肃清了闲杂人等,公府自有侍奉茶水点心的人,不用这荒野小驿的管事伺候。

    徐府人多,正堂是南北两府的大宗,其余的亲眷只能在偏方休息。等后面的人进了驿站时,太夫人已带着三个女孩用过一盏茶,耳听得外面一串轻快又嘈杂的脚步声,太夫人就对周氏笑道:“一准是泰哥儿来了!”

    二夫人曲氏尴尬地笑笑,道:“这孩子,也十岁了,还是不稳重,叫母亲见笑了!”

    下一瞬,就见徐徕和南府的徐彻、徐征带着男孩子们来到堂上,一同给太夫人行过礼,唯独不见徐德和徐泰则。

    太夫人问道:“老二和泰哥儿呢?方才还听见这孩子的声音。”

    徐徕无奈道:“二哥在外面斥责泰哥儿呢。”

    徐德对这个顽劣的次子向来无可奈何,只能不停地斥责他不思进取,玩物丧志,太夫人也不觉得十分惊讶,道:“这孩子又做了什么事碍了他爹的眼?”

    南府那对双生子中的兄长徐令宣已站起来,掩抑不住笑意,奶声奶气地说:“五叔在路上点了一支鞭炮,随便一扔,没想到扔进了一辆马车的车轮下,把车上的人吓坏了!”

    太夫人道:“是南府的车还是北府的车,可曾伤了人?”

    徐彻叹气道:“叔祖母不必担心,没伤到人,车上也不是咱们家的人。”

    的确有几户表亲跟着前来,在场的人也没觉得奇怪。

    太夫人道:“伤了外人也不是好事,这孩子该罚,带到我面前来,我亲自和他说道理,让他过去赔礼就是了。”

    徐彻道:“别叫泰哥儿亲自去了,是陈家的马车。”

    在场的人都没了声息,曲氏轻声道:“是哪个陈家?”

    徐彻道:“还能是哪个陈家,就是我庶姐的夫婿,内务府总办郎中陈恩。”

    ☆、第二十八章

    俗话讲“树小屋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 说的正是负责宫廷采办的内务府官员, 他们一般出身寒门, 品级不高,却是总领宫内银、皮、瓷、缎、衣、茶六库,拿着内帑库银办事,油水极大,以至于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在寸土寸金的京城置办下颇为讲究的宅院,一跃晋升为官场新贵。

    也正是这种层出不穷的暴富让世家看不上眼,觉得内务府的官员多是投机取巧之辈, 毫无背景门第,最不愿和他们打交道, 遑论结亲。

    徐彻的庶姐徐青萍却是个异数,因为她是楚国公入赘刘家时所得的女儿, 十岁前都被唤作刘青萍,又目睹了父亲东山再起后对母亲弃若敝履, 和徐家隔阂颇深,名义上是公府庶女, 实际上没人管得了她。

    她的兄长徐牧斋也是一样桀骜难驯,当初徐曾要他按字辈更名为徐衙,却被一口回绝了,而他拒绝徐曾时所说的话南北两徐无人不知。

    “若不是母亲教导我孝敬恭顺,我连这个‘徐’字都未必肯认下。”

    几十年来,提起徐牧斋和徐青萍这对兄妹,两府无人不咂舌,多半是避之唯恐不及,生怕下一个被驳了脸面的就是自己。

    然而,徐泰则却用鞭炮惊了徐青萍夫家的车驾,在场的人都捏了一把冷汗,悄悄地看向强撑着笑脸的曲氏,眼中满含同情。

    在对待徐牧斋和徐青萍的问题上,北府一直采取回避的姿态,没想到却被徐泰则推到风口浪尖。

    太夫人道:“陈家的车上有什么人?”

    徐征起身解释道:“不过是我那庶姐和她的儿子,叔祖母不用担心,孩子的无心之失而已,没伤到人。”

    徐令和摇头道:“才不是,叔祖您是没看见,陈青吓得从马车上跳下来了,还摔在地上滚了几圈!”

    他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地模仿陈青的窘态,徐令宣也跟着解气地拍手大笑。

    陈青是小门小户的独生子,从小娇养大的,又赶上父亲最风光的日子,难免有些不可一世,兄弟俩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却不敢招惹,没想到五叔帮他们解了心病,他们现在最佩服的就是五叔了!

    徐彻瞪了长子徐恒则一眼,徐恒则的妻子邓氏赶紧捂住两个儿子的嘴,起身对着太夫人赔礼。

    太夫人道:“孩子说的是实话,的确是泰则顽劣,给南府添麻烦了,先请陈家的人过来与我说说那孩子的情形,请医问药的花销都从北府的账上出,改日泰则亲自登门赔罪。”

    徐彻道:“方才已经问过了,孩子没事,只是姐姐对泰则颇有怨言,我已经劝过她了,何必跟孩子计较!”

    太夫人摇头,最终还是罚徐泰则登门赔礼,在别院里闭门思过,抄写家训,南府的人见状,也把和徐泰则同坐一车的徐丰则推了出去,说他身为兄长,未能管教弟弟,罚他和徐泰则一起思过。

    这些孩子里少了徐泰则,终究显得无趣许多。

    到了别院后,各自分了院落住下,冉念烟身边没有父母,便和外祖母住在南菖院,倒是背山临湖、风景绝佳之处,流苏帮她舀来温泉水,先舒舒服服地洗漱过,换上轻软的丝绸内衫,坐在氤氲着温泉蒸汽的暖室内吃着银碟里切成小块的瓜果。

    不得不说,当年外祖父的确会享受,这样的日子不比宫中贵人差。

    老镇国公喜欢收藏书籍,留在府中的都是挑选过、适合子弟们研读的,别院的书斋里则有许多怪力乱神、世情冷暖的杂书,冉念烟叫南菖院的小丫鬟阿穗去拿几本类似《玄怪录》、《述异记》之类书给她解闷。

    别院里的佣人不似府里的机灵能干,却多了几分憨厚,阿穗跑着去跑着回,怀里抱了一摞书,大冬天的热出一身汗,冉念烟觉得她质朴可爱,也赏了她一碟果子,低头扫了几页书,却见阿穗并没动那碟果子。

    流苏极有眼力见地对阿穗道:“吃吧,小姐赏你的。”